碧桂园社区探索国民食育与大健康服务新模式

来源:   2025-08-23 16:50:00

碧桂园社区探索国民食育与大健康服务新模式

---健康管理落地社区家庭,物业管理升级居民全面服务

2025年8月18日,碧桂园生活服务集团旗下的北京中科国兴创新服务有限公司与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大健康产业联盟主席、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于小冬教授;碧桂园服务京津区域总裁、中科国兴创新公司总经理谢祥飞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

 

于小冬主任(左)和谢祥飞总裁

签约双方就落实国家大健康国策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规划以及如何在碧桂园京津地区开展社区居民食育试点项目和布局大健康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入务实的探讨。参会的政、产、学、研多方代表见证了签约仪式,并在接下来的研讨活动中发表了大量具有深度的见解和建设性的建议。

 

贾元新董事长

国科北医研究院院长、中科国兴创新公司董事长贾元新首先汇报了此次开展社区试点的科学技术基础和前期进行的实践项目情况。碧桂园服务京津区域总裁、中科国兴创新公司总经理谢祥飞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生活服务商,我们深刻认识到,社区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最小单元,也是最关键的落地场景。此次合作将依托碧桂园服务覆盖全国的社区网络,把国家有关国民营养与健康的战略规划转化为可感知、可获得的社区服务。

 

谢祥飞总裁

谢祥飞总裁介绍到碧桂园计划首批在京津地区打造10个‘健康盒子’标杆作为示范项目,通过深入调研,加载与健康服务相关的功能模块。这些组合模块将作为社区健康服务的实体支点,通过膳食指导、健康筛查、科普教育等多种方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健康服务。

 

于小冬教授

于小冬教授介绍,自1995年国务院决定由8个部委共同组建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以来的30年间,项目办在宏观政策层面上,直接推动和参与了将“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政策首次纳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全过程,并受邀参加联合国大会介绍中国经验;在2013年至2015年间大健康国策的确立工作中,参与了调研、倡议、定义、研讨等相关推动工作。并在其后开展了大健康产业的规划、布局和培育,以及对各省市、各行业的大健康升级发展进行咨询指导。

在国家政策、规划的具体落实层面,项目办已经初步构建起面向全年龄人群和全部生命现象的多维度、跨领域的公众营养改善与满足国民大健康诉求的工作体系。例如:发展营养强化食品,补充国民普遍性缺乏的营养物质;倡导发展精准定量的膳食补充剂产业,促进消费者有针对性地营养改善;启动以食育立法为目标的国民食育教育和健康素质全面提升行动等。历年来,项目办组织开展了如肠道微生态(OLIGO)健康促进、骨与关节健康的营养支持、脑神经与心智健康、心血管疾病零级预防、皮肤营养与护理、大健康与大健康产业倡导等一系列具体项目以及各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活动。

于小冬教授还强调,综合考量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考虑以慢性非传染性、退行性疾病为主的现实病谱;以及2024年中国大陆人均GDP 13445 美元条件下,人民逐步提升的的大健康要求(国际普遍认为人均GDP13445美元为大健康起跑线),我国的国民健康大战略确实需要转变为以快乐幸福的质量生活和高水平的质量生命为总目标,以国民的智慧、美丽、健硕、长寿为目标支撑,以安全的食物、均衡的营养和适量的运动等科学的生活方式为实现路径,走以强身养心育德、疾病预防为主的积极主动健康之路。

于小冬教授认为,社区和家庭是实现这一时代战略的基础性、全面性、操作性、可及性最强的工作单元。碧桂园服务集团在全国的在管社区大约10000个、覆盖居民人数约4000万,开展国民食育和大健康国策落实的试点意义重大。

 

国家项目办希望同碧桂园一起,就社区健康工作的准确定位、工作范围和重点、同相关领域部门及行业的衔接配合等进行模式探索。此外,项目办和碧桂园将陆续开展脑神经与心智健康促进、“三低”烹调慢病防治、居民营养调整与食物强化、食品食材社区甑选等若干专项工作试点。

 

刘轶宁、王大宁、杜荷、于小冬、王宇(左起)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工作指导委员会会长杜荷;国家认证认可委原常务副主任、项目办高级专家王大宁;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项目办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屠呦呦团队教授、项目办高级专家谭余庆;项目办副秘书长兼营养与健康科技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刘轶宁、碧禧链副总经理、中科国兴创新公司副总经理贾焱迪;碧桂园服务京津区域总裁办主任、中科国兴创新公司副总经理李朗玥;碧桂园服务京津区域社区增值总经理赵洪亮;中科珍草首席执行官(CEO)查治;中科珍草首席战略官(CSO)艾斌等在京的国家级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分别作出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