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校企共建端粒酶研究中心在上海大学成立

来源:科学网   2019-06-11 11:21:24
首家校企共建端粒酶研究中心在上海大学成立
 
 
 
        5月30日,上海大学绿芙端粒酶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行。该中心由上海绿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端粒酶研究院和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筹建,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端粒酶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端粒酶即是端粒的激活剂,被称作“生命的永动机”。研究发现它能延长细胞的端粒,从而让人体细胞的分裂次数增加。自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发现端粒酶如何影响染色体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后,端粒酶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上海大学绿芙端粒酶研究中心是国内首个高校与企业共建的以端粒酶为主题的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在上海绿芙生物端粒酶研究院近10年专攻端粒酶领域的基础上,发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优势,本着产、学、研结合的理念,开展端粒酶基础性与前瞻性研究。
 
        上海大学绿芙端粒酶研究中心由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陈付学和上海绿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国领衔,同时建立一支包括4名教授、5名副教授以及多名博士后、博士研究生为骨干的研发团队。吴建国向《中国科学报》介绍说,团队将对端粒酶活性、端粒如何延长人类寿命等生命科学问题进行探究,并积极推动端粒酶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大健康产业联盟执行主席于小冬,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共同为上海大学绿芙端粒酶研究中心揭牌。于小冬表示,希望该中心的成立能够在多种慢病的防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引领中国端粒酶产业健康发展。
 
端粒酶相关知识
 
        上世纪40年代,各国科学家就已发现人类细胞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部分,并命名为“端粒”。它是由许多简单短重复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Telomere end-binding protein, TEBP)组成。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可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
 
        端粒是细胞必需的遗传组分,因为它能够保护和补偿染色体末端遗传信息的丢失,保护它不会被核酸酶识别而免遭降解。但是在复制过程中,端粒也因为复制机制的缺欠或者其他原因会缓慢地丢失,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顶端的端粒就缩短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了。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衰老细胞中的一些端粒丢失了大部分端粒重复序列。1990年,凯文·哈里(Calvin Harley)发现不同年龄的人的体细胞的寿命明显不同,其端粒的长度也不相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细胞愈老,其端粒长度愈短;细胞愈年轻,端粒愈长。因此现代生物学家用端粒阐述了人体衰老机制。
 
        端粒酶是在细胞中负责端粒延长的一种酶,它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把DNA复制损失的端粒填补起来,使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
 
        2009年,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杰克.绍斯塔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