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不妨一家监管,并先管住标签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2012-03-19 09:49:13

食品添加剂:不妨一家监管,并先管住标签

 

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公众营养与健康中心主任于小冬

 

 

 

我认为食品添加剂确实有些问题,但也有很多的炒作成分。一切以人民的营养健康为第一原则,当两者冲突时,人民营养健康更重则,当两者冲突时,人民营养健康更重要,而不是好看、好吃更重要,当然能兼要,而不是好看、好吃更重要,当然能兼顾更好。顾更好。我觉得管住标签太重要了,只有管我觉得管住标签太重要了,只有管住标签才能给企业施压。住标签才能给企业施压。

 

 

本报记者蔡若愚

 

真正的食品添加剂并不可怕,但为何还遭受如此多的非议?政府对此反应如何?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做何决策?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公众营养与健康中心主任于小冬,就相关问题寻求解答。

 

真正的食品添加剂并不可怕

 

记者:现在大家对于食品添加剂是谈虎色变,食品添加剂有那么可怕吗?它对于公众的营养与健康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

 

于小冬:我认为食品添加剂确实有些问题,但也有很多的炒作成分。如果纯粹是食品添加剂的话,就没那么可怕。因为所谓的食品添加剂,在我国都是经过申报、获得审批、进入目录的。获得国家批准的这些食品添加剂包括用量、毒理等,都有独立的试验,有相应的报告,经过专家评审,危险性都做过结论,所以并不可怕。

 

真可怕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那些没入目录的,不属于国家添加剂管理内的非法添加物。这里又再细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法添加但无害的添加物,不是说非法添加物都有害,也有一些可能是国家还未批下来,企业先行添加了;而另一类就是既非法添加又有害的添加物了。

 

另一种情况是确是食品添加剂,但不按照规定数量、规定适用范围添加。因为国家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用量、范围都有明确规定。一些添加剂可能只能添加在饮料,不能添加在奶粉里;另一些添加剂可能适用于一般食品,但不能添加在婴儿食品里。所以,如果搞错了用量和范围也不行。

 

至于对公众的营养与健康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我觉得要看是哪种功效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很多种类,包括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着色剂等等,总的来说就是让食品“好看、好吃、好闻、好做、好存”,作用非常广泛。

 

如果是其中那些主要起让食物更好看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就谈不上健康不健康的问题,因为它们主要是让食物看起来更好吃;但如果是那些营养素,本身目标就是增进营养,那自然是对人体健康有利的。

 

发展阶段不同,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同

 

记者:历史上,食品添加剂有没有遭受过如此多的非议?如有,最后结果如何?对于现在的状况有没有借鉴意义?

 

于小冬:最典型的就是面粉增白剂。面粉增白剂确实是国家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但其近年来一直遭受诸多非议。

 

很多人指出,尽管面粉增白剂让面粉增白,卖相好,同时加速小麦粉后熟,但如果过量添加,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此外,添加与不添加比,添加对人体健康和营养并没有好处,甚至会部分损坏维生素A、叶酸等一些营养物质。因此,自今年5月起,我国已经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即俗称的面粉增白剂。

 

其实,面粉增白剂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从国外引进使用了,但由于它在增白方面的出色作用,很多企业常常过量添加,这是不被允许的。后来很多专家就说,既然它可加可不加,既然它对健康也没有什么好处,既然大家现在也接受了馒头、面包不是越白越好,那么就可以不用加了。在我看来,真正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争议比较大的,这算一例。其他多数根本就是非法添加物,压根儿不能加。

 

我们现在新的《食品安全法》,对面粉增白剂被禁用这件事,实际上是有借鉴的。这里头有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食品发展有几个阶段。最初我们是吃不饱,任何东西都是好东西;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我们开始追求色香味俱全;现在则是发展到谈健康的阶段了。在不同阶段,价值观不同,追求的主要目标也不同。以前大家吃的以窝窝头、高粱、白薯之类的粗粮居多,到能吃上馒头的时候,对“雪白”馒头垂涎欲滴,因此法律也允许在食品中添加一些物质来满足人们对“雪白”馒头的念想。但是现在大家都吃过白馒头了,甚至吃上更多更好的美食了,他们的要求就不一样了,不再追求外表白,而是更讲健康了――这说明我们生活水平又上了一层楼。

 

新《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原则就是:对于可加可不加的添加剂,我们可以慢慢去除;另外,一切以人民的营养健康为第一原则,当两者冲突时,人民营养健康更重要,而不是好看、好吃更重要,当然能兼顾更好。

 

标准不一样首先在于管理就不同

 

记者:此前有一个报道称台湾地区检测出来的零度可乐防腐剂超标,但是同样的剂量,在内地并不算超标。到底是否存在食品添加剂国内外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就您了解,我国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方面的标准在国际范围内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

 

于小冬:肯定不会完全一样。首先,国内外的管理就不同。很多发达国家都是备案制,申报上去之后多少天内管理机构不提出异议,你就可以使用。国家出具的也是禁用名单而不是使用名单,即告诉你哪些东西不能添加。这个比较容易,因为只要拿出毒理试验结果后证明其有害即可,有些物质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就能表现出有害性。反过来,如果国家没有禁止使用的就能用。这种管理方式的好处除了阻止那些有毒有害物质之外,更重要的在于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而我国采取的是审批制,甚至对我们使用多年的、大家公认的一些营养素都进行一一审批,这样不仅增加费用,而且不利于技术更替。实行这种制度最初可能是出于稳妥的考虑,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制度是偏保守的,非法添加是一码事,但在符合标准、法律的情况下,中国的标准是严格的,甚至是过于保险的。

 

我认为,标准不一样其实是对的,因为各国的情况不一样,需要有不同的标准。就以人均体重指标来说,人均体重不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量也不一样。

 

市场上抽检,标签上对证

 

记者:公众之所以对食品添加剂一拒了之,可能部分原因也在于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繁多,名称复杂,普通人难以甄别孰好孰坏,那么政府该如何做好信息引导的工作?

 

于小冬:我个人认为可以从4点考虑。首先,要严格审查;其次,检验检测机构应该是公开、透明、独立的,不隶属于任何一方;第三,对于企业来说,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要在标签上注明,不允许有任何隐瞒;最后,在企业如数标明添加剂的基础上,监管部门按照标签来抽检。

 

抽检很重要。现在政府对很多食品的检查都来自企业送审的样品,样本不一定与最终投放到市场的产品一致。以保健品为例,常常送审的样品功效很好,政府就批准一个证书,但产品到了市场上就发生注水行为,普通人自己又难以甄别,只能相信政府的证书,这不就成了政府帮着企业蒙人吗?所以除了在审批时的监管作用,市场上的监管作用更重要,即到市场上随机抽检企业的产品,这样可以促使企业不敢随便不合标准地添加。可喜的是,现在政府正在逐渐转向这种方式。

 

记者:对于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种非议,您认为下一步政府该如何应对?还需做哪些工作?

 

于小冬:我觉得添加剂问题更多的还是一个食品问题,而食品行业是国民经济里最大的产业。最大的产业却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不利于统一管理、统一政策,多家共管会出现很多漏洞。

 

而且不要光把食品部门看成一个生产部门,除了经济的考虑外,更要考虑到它是一个影响到社会安定的部门,即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都有重大影响力的一个部门,所以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部门来管理,可能也更有利于处理诸如食品添加剂之类的事情。

 

以上是从体制上提的建议,从管理上来看,我认为应该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各种公认的营养素,这里头除了个别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等需要进行量的管理外,大部分都不必要采取审批的形式。

 

第二类是功能因子类,即新资源食品,新资源食品由于已经检测过安全性,所以只需在适用人群和使用数量上注明一下即可,如果不需要有注明的也不需要审批。当然其中有一些化工、化学添加剂,要集中精力管好。这就是“管”和“不管”相结合,不管是为了集中精力把该管的管好。

 

此外,还有刚才提到的管住标签。我觉得管住标签太重要了,只有管住标签才能给企业施压。因为标签是一个检测各方的平台,一个大家遵循的准则,消费者按标签鉴别,生产者按标签生产,检测者按标签检测,管理部门按标签监测,大家都在标签上见面,所以要把标签完善,使其真实,按其监管。

 

最后,我们现在还有一个和国外不一样的,也算是我们弱点的地方,就是在行业管理上,政府不太会借用社会组织、行业机构的监督力量。不管怎样,政府跟企业比还是一个很小的力量,如果不建成宝塔型的管理体系,会很累。我们的政府其实可以赋予行业协会、行业组织更多的行政管理职能或行业协调职能,让他们真正发挥作用。这样,公众举报、行业自律再加上政府监管,可能就会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