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营养强化产业的现状

来源:   2009-08-21 16:28:36
      50年代初,我国乳品产量较低,人平均年占有量仅0.42kg,远不能满足缺乳儿童需要,为此,营养工作者研制了一种以大豆、大米为主要原料,同时强化动物骨粉,维生素A、D及核黄小米等营养素,制成了当时命名的“5410“代乳糕,喂养缺乳婴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至此,开创了我国食品营养强化的先河。随后的20~30年间,我国市场上营养强化食品主要是婴幼儿食品中的米粉类,加钙饼干、维生素面包,但产量很少,市场份额很低,对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及消费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强化食品不像以前那样的品种单调,而是品种逐渐增多。为了加强管理,1986年11月14日卫生部首次公布《食品营养强化使用卫生试行标准》和《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可以作为强化的营养素仅11种。1993年卫生部对原有的试行标准进行修改,1994年6月8日发布并实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94)。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有关食品营养强化纳入法制管理的文件,对指导我国食品企业生产营养强化食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后1996年—2001年的六年中,每年都进行了补充,至此,明确规定可以作为营养强化的营养素增加到38种,已赶上并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1989年3月31日国家发布了16个婴幼儿食品标准(GB10765 —10780—89),明确规定了强化的营养素种类及强化数量。为了与国际接轨,1997年5月28日进行修订,进一步规定了有关配料配比及工艺要求,同时在营养强化的品种及数量又较全面增加,使其营养更丰富更平衡,例如婴儿配方奶粉中增加维生素K、B6、B12、叶酸、泛酸、胆碱、生物素、牛磺酸的添加,1998年9月1日起强制执行,与国际基本接轨,1980年全国奶粉总产量仅为6.3万吨,几乎100%未进行营养强化,2000年全国奶粉产量猛增到83万吨,其中80%左右进行了营养强化,包括大家所见到的婴儿配方奶粉,助长奶粉,中小学生奶粉,孕产妇以及中老年人奶粉,尽管国外洋奶粉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但国产奶粉的产量始终居首,据市场统计资料,国产奶制品占85%,境外进入的占15%。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在一项以身长、体重为主要指标,选择了一个国产婴儿配方奶粉和四个在中国市场销售比较大的进口婴儿配方奶粉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动物生长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国产品牌与其中一个进口牌,无论在身长与体重
...... [点击浏览该文件:荫泰安.rar]